□王世虎
父親稀里呼嚕喝了幾口粥,把碗筷一撂,嘴巴一抹,就大步流星地出門了。
母親問,你去哪兒?
父親說,去村口等俺閨女。
母親撲哧一笑,這太陽才剛出來,慧子從縣城回來最快也得晌午了,你去這么早干什么?
你懂啥?今天是俺閨女去教育局領取“調令”的日子,天大的喜事,不得提前候著。以后,咱家就有吃“國家飯”的人了!父親漲紅了脖子,把“國家飯”三個字說得擲地有聲。
這老倔牛,還在為那件事耿耿于懷呢。母親興嘆道。
母親口中的“那件事”,曾讓父親很受傷。當年,父親初中畢業后,爺爺想讓他參軍,父親卻執意去村小學當了一名代課教師,并且一教就是40年。父親一心撲在教學上,兢兢業業,先后培育出不少大學生,直到三十多歲才結婚。但在他的內心深處,卻始終埋藏著一個心愿,那就是從代課老師轉為公辦教師,得到國家的承認。其間,有好幾次“轉正”的機會,父親都錯失了。最后一次,父親的各項條件都審核過了,卻被卡在了“學歷”這道坎上。之后,父親便放棄了這個念想,但“學歷”卻成為橫在他心底的一根刺。所以,慧子當初考上師范大學,讓他覺得格外揚眉吐氣。
一上午,父親就端坐在村口的大槐樹下翹首盼望著。終于,快晌午時,一個熟悉的身影由遠及近,是慧子。父親一個箭步沖上前,閨女,是縣一中嗎?
爹!慧子吞吞吐吐道,不……不是。
那是縣二中?父親繼續問。
慧子仍搖搖頭。
實驗中學也行,這都是好學校呢!父親焦急道,好閨女,別賣關子了,快告訴爹吧?
慧子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張紙。父親一把奪過,看完后臉色瞬間就變了:大槐樹中學?怎么會是鄉中學呢?他們是不是搞錯了?我閨女可是省師范大學的高材生,市里的學校都爭著要呢。
爹,沒有搞錯,是我自己主動申請的!慧子小聲說。
什么?你怎么可以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!而且我都把話放出去了,你讓我如何出去見人?……父親氣得青筋暴露,一甩手轉身走了。
一整天,父親都獨自悶在屋子里,沒說一句話,連飯也不吃。好幾次,慧子想找父親談談心,可一看到他失望的眼神,又把話給咽了回去。
半夜,父親輾轉難眠,想出去透透氣。經過慧子的房間時,聽見里面有交談聲,就把耳朵貼了上去。
母親:閨女,娘問你一件事,你得說實話。
慧子:娘,您說。
母親:回鄉教書,是你內心的選擇嗎?
慧子:娘,是我深思熟慮后做出的決定。縣一中當然好,但這里更需要我。
母親:更需要你?閨女,娘怎么聽不懂?
慧子:娘,您看新中國成立70年來,尤其是改革開放這41年,咱們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老百姓的生活也越來越好,農業稅取消了,國家還給農民發放“糧食補貼”了;新農合普及了,農民看病也能“報銷”了;新農保推廣了,農民老了也能領取“退休金”了;咱們縣建工業園了,勞動力也不用外出打工了……可這些年唯一沒有改變的,是農村的基礎教育,老教師退休了,有經驗的老師削尖了腦袋往城里鉆,如果我們大學生不愿意來這里,那鄉里的孩子怎么辦?就這樣一直沒文化的窮下去嗎?
母親:可你爹的夢想……
慧子:娘,當年爹沒有去參軍,而是做一名鄉村教師,那是他的夢想;如今我沒有去縣一中當老師,而是回鄉教書,這也是我的夢想。其實,爹能在民辦教師的崗位上堅守40年,他真的只是為了一個"轉正名額"嗎?不,他是從內心深處熱愛這份事業啊!爹從未后悔過自己的抉擇。作為他的女兒,我更要傳承他的責任和使命,在這片肥沃的土壤上播撒更多的希望!
父親的眼睛有些濕潤,轉身回了房間。
第二天早上,慧子剛起床,就看見父親穿戴整齊地站在院門口。慧子詫異地問,爹,你干啥呀?
父親笑笑,今天你第一天上班,爹送你。
慧子說,爹,從咱家到鄉上,就半小時路程,您不用送的。
不行,爹必須送!俺閨女回報家鄉,這是全家人的光榮哩。父親頓了頓,接著說,閨女,是爹誤解你了。你放心,無論你做出什么樣的抉擇,爹都支持你,你永遠都是爹的驕傲!
慧子笑了,眼中帶著淚花。
新聞推薦
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被告人張扣扣故意殺人、故意毀壞財物死刑復核一案,近日依法裁定核準張扣扣死刑。7月17日上午,遵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