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記者劉金鳳攝影報道:20日,由湛江市委網信辦主辦、霞山區作家協會承辦的“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”征文采風活動走進鶴地水庫(如圖),重溫雷州青年運河建庫開河歷史,學習運河精神,書寫時代華章。
鶴地水庫位于廉江,是廣東省第二大水庫。據悉,為給雷州半島治旱,湛江市政府在1958年動員了30萬軍民,花一年多的時間修建鶴地水庫。水庫設計灌溉面積200萬畝,水庫灌區渠系從北至南貫穿大半個雷州半島,是湛江地區的“大水缸”。
當天,在水庫教育基地,作家們通過圖片、文字、視頻以及實物展示了解開河建庫的情景,被人民群眾艱苦奮斗的精神深深感動。霞山作協的麥穎動情地告訴記者,她小時候在遂溪草潭生活,姑丈帶著幾百名當地青年參加了鶴地水庫的建設,后又轉建雷州青年運河。“以前常聽姑丈說起那一段歷史,工具雖然簡陋,條件雖然艱苦,但是大家都沒有怨言。今年我姑丈84歲了,還能下田干農活。”麥穎說。
據了解,為了獻禮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,湛江市網信辦與霞山區作協聯手,組織作家開展系列采風活動,從經濟、文化、生態等多角度、多主題反映社會建設成果和時代風貌,征文作品通過新媒體平臺多渠道發布,產生良好的社會影響。
新聞推薦
本報訊(記者潘潔婷通訊員黃佩瑩鐘思華)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,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,7月17日,廉江市石城鎮人大組...